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院所动态 >> 院所新闻 > 正文

院所动态

院所新闻

与炮火共舞的玫瑰——观音乐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感

发表时间:2015-11-19
作者:胡新阳 来源:输血科

    11月5日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药理输血党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了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音乐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是在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改编和演出的一部剧目,讲述的是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中发生的故事。当我看完整场表演后,我被五位女主角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是她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苏联广袤森林中的一场惊心动魄、激烈残酷的狙击战。在临近车站的一个村庄中,所有年轻男人都在战争中身亡或上了前线。守卫车站的士兵除准尉外是清一色的女兵,故事也是在她们中展开的。

    当大幕升起,仿若油画的舞台展现在面前。寂静的白桦林,弹奏着巴扬手风琴的小姑娘,奏响了富有俄罗斯气息的旋律。“嘉丽娅、索尼娅、冉卡、丽达、丽莎”,暮年的准尉瓦斯科夫带着“二战”中美丽生命消逝的残酷记忆登场,呼唤着那些被那些战火硝烟吞没的青春。随后画风一转,来到了女兵们生前的模样,这些女兵个性鲜明,让这个原本因战争创伤而死寂的村庄瞬间活了起来。冷面刻板的嘉丽娅,坚强的丽达,热爱文学的索尼娅,淳朴的丽莎……后来,热情美艳的冉卡又加入其中。几乎每个角色都背负着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剧中间穿插讲述着每个人的故事,每个角色都是时代的切片,展现出战争所造成的全方位的破坏。

    作为女兵的直接上司,瓦斯科夫在姑娘们面前显得呆板而笨拙,尤其是在灶前烧水时轻唱的“士兵本应是男人”等咏叹调,既用音乐刻画出准尉厚重粗犷,大智大勇的性格,同时也将对于女兵们要上战场的愧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在侵略者面前,姑娘们却是真正的战士。在音乐剧后半部分,准尉瓦斯科夫帅五名女兵与德军斗智斗勇艰难搏命。为了迷惑敌人,冉卡在离德军很近的地方,跳到湖中游泳,这一幕歌剧也用芭蕾舞表现的极为精彩。虽然故作轻松,但心中紧张到极致,所谓“在刀尖上跳舞”,还有比这更好演绎吗?

    这些可爱的少女,在炮火中一个一个香消玉殒。最后,瓦斯科夫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信念终于将残敌击毙,奇迹般的取得了胜利。那些女兵却永远的沉睡于森林之中。大幕落下,可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生活如此安静,生命如此安宁,为何要战争来破坏她,伤害她,荼毒她?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铭记那些战火与苦难。那些小伙子和少女们血流如注,如光,如雨,在通往和平的荆棘之路的两旁,是他们用鲜血所浇灌出来的玫瑰,鲜花常开,给世人永久之怀念,永世之警醒。

    (输血科 胡新阳)


相关医生: 白桦
相关科室: 输血科
448bd88bf83dbfe2d60492be5eb527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