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肿瘤流行病分会场成功举行
5月13-15日,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设立了肿瘤流行病学分会场,全国肿瘤防办陈万青主任、河南省肿瘤防办孙喜斌教授、河北省肿瘤防办贺宇彤教授和北京市肿瘤防办王宁副主任在会场做精彩报告。
陈万青主任介绍了全球和我国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和趋势,详细分析了我国居民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地区的胃癌发病及死亡差异,以及胃癌的五年相对生存率。孙喜斌教授从胃癌流行概况、危险因素研究和预防控制三个视角,介绍河南省胃癌流行特点及农村胃癌筛查等早诊早治工作成果,提出中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的降低对全球胃癌防控的重大贡献,癌症防控的重心在于一级和二级预防。贺宇彤教授介绍河北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点,指出食管癌和胃癌是河北省恶性肿瘤发病的主要癌种之一,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找出危险因素,并发放核黄素盐等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当地上消化道癌发病率。王宁主任介绍北京市1988至2012年间胃癌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年龄别发病率和城乡差异,通过数据分析显示25年间北京市胃癌好发部位以贲门癌为主,相对来说幽门发病比例有所上升。
来自肿瘤登记、肿瘤临床、行政管理等多部门代表聆听报告,并与专家现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肿瘤登记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等问题,通过对发病和死亡监测数据的分析,为临床实践及肿瘤早诊早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青年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分享平台。
(肿瘤防办 李慧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