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谨慎考虑NSCLC大分割调强放疗后的晚期毒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4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仍较高。因此放疗的剂量强度分割方式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分割放疗可以缩短放疗的总时间,从而有可能改善总生存。但是目前剂量渐进式大分割放疗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尚未得到明确。(J Clin Oncol. 2013 ;31:4343-8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Donald M. Cannon等进行了考察,该项单中心前瞻性Ⅰ期临床试验共入组了79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剂量渐进性大分割放疗,并且未接受同步化疗。放疗方式采用调强放疗,并按照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分层风险对不同层级的患者进行剂量递增,完成放疗总量57Gy-85.5 Gy/25次/5周。MTD定义为发生严重毒性事件的风险≤20%时的最大剂量。

试验结果显示该研究未发现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肺炎事件,试验期间未得到发生急性毒性事件的MTD。然而,经过长期随访后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4-5级毒性反应,且与放疗总量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MTD确定为放疗总量为63.25 Gy/25次。4-5级晚期毒性反应的发生是由于中央及门周的组织结构受损所致,且与邻近支气管树的剂量有关。

研究者认为尽管这一剂量递增模型限制了重度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但仍然发生了剂量限定性毒性事件。毒性事件主要为包括中央及门周结构在内的晚期毒性。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剂量效应对邻近支气管树损伤的影响,提醒放疗医师需谨慎提高分割剂量,尤其在进行大分割放疗时更应谨慎。 (编译  王雪  校译  刘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