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低风险腺瘤患者患癌风险可能与一般人群相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09

基线水平的低风险腺瘤被定义为一个或两个直径小于10 mm,且没有高度不典型增生的管状腺瘤,指南推荐的管理办法有所不同。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大学Catherine Dube等发现,结肠镜筛查中发现低风险腺瘤的人群,其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等同于平均风险,因此可能并不需要更频繁的结肠镜复查。(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年8月14日在线版)

研究者指出,5~10年一次的监测间期对低风险腺瘤而言太频繁,因此10年进行一次检查已经足够。这一观点适用于50岁及以上没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处于平均风险的人群。同时也支持了近期欧洲指南的建议,即低风险腺瘤的基线结肠镜检查次数需要减少至与一般人群相同,而非采取更频繁的结肠镜复查,因为对低风险腺瘤患者进行结肠镜复查的获益并不明确。

研究者对11项(纳入了共68 263名)观察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评估了基线水平的低风险腺瘤患者发展为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以及因结直肠癌死亡的相对风险,并与结肠镜检查正常的人群或未进行过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进行了对比。8项队列研究(10 139名;随访3~10年)的荟萃分析显示,相对于结肠镜检查结果正常的人群,低风险腺瘤人群在进展期腺瘤发生率上表现出轻微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

仅有两项研究比较了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低风险腺瘤的患者与未进行过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各自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一项队列研究报道,中位随访7.7年,结肠镜检查发现低风险腺瘤并行早期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相较于从未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降低了32%;而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3~5年的随访时间内,检查发现低风险腺瘤并行早期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相较于从未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结直肠癌发生率降低了60%。但在6~10年的随访期内,虽然低风险腺瘤患者结直肠癌发生率降低了20%,但这一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研究者认为,现在无法保证结肠镜检查在5年之后的监测作用还能持续多久。

研究者表示,结肠镜中发现低风险腺瘤的人群相对于从未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人群在结直肠癌发生风险和结直肠癌死亡风险评估的证据非常欠缺。一项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在中位时间为7.7年的随访之后,结肠镜检查发现低风险腺瘤并切除的人群与从未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相比,结直肠癌死亡率降低了25%。

相对于正常结肠镜检查结果的人群,虽然低风险腺瘤人群发生进展期腺瘤的风险有着细微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但这项发现的临床重要性还不明确。研究者发现,低风险腺瘤组相对于从未进行过结肠镜检查的一般人群而言,结直肠癌风险及结直肠癌相关死亡显著降低。

(编译 林浩诚 审校 李宇红)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