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早发现大肠癌 减少急诊就治风险
约1/5的大肠癌患者,实际上是有典型症状,可以更早地诊断患癌,减少急诊就治风险。英国研究者分析了来源于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治数据,发现在急症就诊的患者中,贫血、直肠出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典型症状,不如非急症就诊患者常见。不过,有些患者的这些症状还是被全科医生在诊断前一年发现了,这一比例在结肠癌患者中为18%,在直肠癌患者中为23%。(Br J Cancer 2016, 115: 876-886)
研究详情
研究者分析了急诊途径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与非急诊途径诊断患者的区别,共分析人群为基础的英国国家癌症注册中心58 359例2005~2006年诊断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患者资料,与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进行了链接,这些病历来自600名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
共1606例中位年龄74岁、诊断前有至少一年全科医生就诊记录的患者纳入分析,多数患者有诊断前5年的信息,不到2%的病历记录少于2年。
这些患者中,1029例诊断结肠癌,577例诊断直肠癌,分别35%和15%的患者为急诊就治诊断患癌。急诊检出癌的患者中,女性较多,80岁以上老年人较多。急诊与非急诊就治患者诊断前2~5年全科医生就诊次数无显著差异,88%的患者至少每年看一次全科医生。
诊断前2年,急诊与非急诊就治患者就诊次数都有增加。结肠癌患者中,非急诊就治患者诊断前1年就诊次数显著多于急诊患者(12 vs. 10, P=0.041);直肠癌患者相反(9 vs. 12. P=0.010)。
尽管95%的患者在诊断前1年就诊次数增加,急诊就治患者与非急诊就治患者有至少一种相关症状的患者比例有显著差异(结肠癌,48% vs. 71%, P<0.001;直肠癌,49% vs. 61%, P=0.043)。
诊断前一年,非急诊就治患者有至少一种典型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急诊就诊患者(结肠癌,39.5% vs. 17.5%, P<0.001;直肠癌,38.8% vs. 23%, P=0.005)。
更早诊断的机会
许多急诊接治的患者因为不怎么表现出大肠癌的典型症状,更难诊断一些。不过,在多数患者,他们会在诊断前数月频繁就医,实际上提供了更早诊断出其大肠癌的机会。
注意到有1/5的患者有更早检出的几率,研究者指出,为了降低急诊就治概率,诊断流程中应采用多学科协作方法,并重点关注特定患者人群。
也就是应特别关注忽然频繁就医的患者,即使他们的症状表现并不能马上提示患癌。不管是原来的诊断过程还是后续的随访过程,都应特别并系统关注其症状表现。推荐对高危患者进行随访登记,多学科诊断体系和患教都应将强调症状出现和监测的讨论的重要性。减少急诊就治,可更好更有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改善患者就诊经历增加生存几率。
有述评专家指出,这一研究反映了没有典型症状的大肠癌患者诊断的难度,有些患者急诊就治后诊断出大肠癌,这些患者是应该可以更早期将其诊断出的,关键是更好地发现这些患者,并及时转诊。对患者症状进程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发现更好地诊断方法,从而增加治疗成功率。
(编译 韩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