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治疗晚期黑色素瘤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或优于Ipilimumab单药
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F Stephen Hodi等报告一项仍处于随访期的研究数据表明,一线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治疗对比一线Ipilimumab单药治疗,可以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结局。结果提示,在这些患者中免疫治疗带来令人鼓舞的生存获益。(Lancet Oncol. 2016年9月8日在线版)
晚期黑色素瘤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表明,Nivolumab(抗PD-1抗体)联合Ipilimumab(抗CTLA-4抗体)对比Ipilimumab单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该研究报告的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2年总生存期数据,评估联合治疗对初治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影响。
该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CheckMate 069)纳入了2个国家(法国和美国)19个癌症中心的患者,所有患者均≥18岁,既往未接受过治疗,不可切除的Ⅲ期或Ⅳ期黑色素瘤患者,ECOG PS评分为0分或1分。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静脉给药Nivolumab 1 mg/kg+Ipilimumab 3 mg/kg,或Ipilimumab 3 mg/kg+安慰剂,每3周1次,共4次。随后,Nivolumab+Ipilimumab组患者接受Nivolumab 3 mg/kg,每2周1次,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Ipilimumab组患者则接受安慰剂,每2周1次。随机化是通过置换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和BRAF突变状态分层完成的。研究的资助者、患者、调查者、研究人员均不了解治疗分组。主要研究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BRAF V600野生型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先前已有报告。该研究将报告一个探索性终点:总生存期。研究者对意向性治疗人群进行有效性分析,对所有至少接受一个剂量治疗的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该研究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为NCT01927419,患者招募已结束,研究正在进行中。
2013年9月16日至2014年2月6日,研究者共筛选了179例患者,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95例分入Nivolumab+Ipilimumab组,47例分入Ipilimumab组。随机分组后,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而不再纳入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IQR:9.1~25.7个月),Nivolumab+Ipilimumab组和Ipilimumab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8%(95%CI 53.3%~72.6%)和53.6%(95%CI 38.1%~66.8%);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HR=0.74,95%CI 0.43~1.26;P=0.26)。两组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分别有51/94例(54%)和9/46例(20%);Nivolumab+Ipilimumab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是结肠炎(12例,13%)、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0例,11%),Ipilimumab组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是腹泻(5,11%)、下垂体炎(2例,4%)。Nivolumab+Ipilimumab组报告了34例(36%)治疗相关3~4级严重不良事件(结肠炎10例,11%、腹泻5例,5%),Ipilimumab组报告了4例(9%)治疗相关3~4级严重不良事件(腹泻2例,4%,;结肠炎1例,2%;下垂体炎1例,2%)。本次更新数据研究期间,没有发现新型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也没有发现治疗相关死亡。
(编译 李永琦 审校 兰世杰 吴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