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云涛简介
咨询
预约
主任医师
解云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武汉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1992年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2002年获瑞典皇家Karolinska医学院博士学位。解云涛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解云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导团队完成了8085例连续的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发现了中国未经选择乳腺癌患者中BRCA1/2突变频率为5.3%;发现中国人群的BRCA1/2突变谱大约有30%与欧美人群不同,并领导建立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基因突变数据库;首次报道中国BRCA1和BRCA2突变健康携带者至70岁时乳腺癌的累积发病风险分别为37.9%和36.5%,为不携带突变健康女性风险…
更多
解云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武汉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1992年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2002年获瑞典皇家Karolinska医学院博士学位。解云涛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解云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导团队完成了8085例连续的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发现了中国未经选择乳腺癌患者中BRCA1/2突变频率为5.3%;发现中国人群的BRCA1/2突变谱大约有30%与欧美人群不同,并领导建立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基因突变数据库;首次报道中国BRCA1和BRCA2突变健康携带者至70岁时乳腺癌的累积发病风险分别为37.9%和36.5%,为不携带突变健康女性风险的
10 倍;发现 BRCA1/2 突变的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非携带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 BRCA1/2 突变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 10
年积累风险分别高达 33.1% 和
28.7%,而非携带者为3.2%;发现BRCA1/2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蒽环和铂类化疗药物敏感;率先在国内开展BRCA1/2突变的高风险健康女性的双侧乳腺预防切除及I期重建。相关研究工作为我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的遗传咨询、基因检测,风险评估和临床干预提供了中国人群的数据,并发表了系列论文。自2005年以来,以责任作者的身份在JCO、Clin
Cancer Res、Ann Oncol、Int J
Cancer等国际主流肿瘤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人事部高层次回国人员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基金,NSFC与美国NIH合作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
解云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武汉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1992年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2002年获瑞典皇家Karolinska医学院博士学位。
解云涛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2016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解云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家族遗传性
乳腺癌研究和临床诊治。领导团队完成了8085例连续的
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胚系突变检测,发现了中国未经选择
乳腺癌患者中BRCA1/2突变频率为5.3%;发现中国人群的BRCA1/2突变谱大约有30%与欧美人群不同,并领导建立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基因突变数据库;首次报道中国BRCA1和BRCA2突变健康携带者至70岁时
乳腺癌的累积发病风险分别为37.9%和36.5%,为不携带突变健康女性风险…
联系电话:010-88121122、88196358
科室位置: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
擅长疾病
-
乳腺癌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所在科室
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旨在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和高风险人群提供遗传咨询,易感基因检测和结果解读,
风险评估和家系管理,以及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为携带BRCA1/2突变的高风险健康女性提供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以及可能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包括双侧乳腺预防切除及I期重建。为携带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方式,在充分评估对侧乳房发病风险的前提下,为其提供对侧乳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