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CR2或为结肠癌的新靶点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4

慢性炎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肿瘤,尤其是结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但人们并不清楚炎症增强免疫反应并最终影响肿瘤发生与进展的确切机制。不过已经比较明确的是,一些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美国Biodesign研究所Ray DuBois等在结肠癌小鼠模型中证实,一个关键的遗传基因CXCR2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Cancer Cell 2013年11月11日在线版)

DuBois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一直试图了解炎症与肿瘤之间的确切分子联系。我们证实,CXCR2介导了供给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建立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这为开发出中和结肠癌CXCR2效应的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这些研究结果为结直肠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尽管已有结肠镜检查可供利用,由于大量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还没有临床可用的血液学检测可早期检测散发性结肠癌。

炎症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结肠癌的风险增高相关。例如,超过20%的炎性肠病(IBD)患者会在确诊30年内发生结直肠癌。这一结肠炎相关性癌症进程缓慢,治疗反应非常差且有高死亡率。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广泛的机制参与了与肿瘤与免疫系统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聚集、躲避宿主免疫调控和抑制、转变宿主免疫反应以及肿瘤相关的血管生成建立血供等。

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小组首先敲除了小鼠的CXCR2基因,发现一些通常与炎症相关的表现出现改变。此外,他们还证实CXCR2显著抑制了小鼠的结肠炎症以及结肠炎相关的肿瘤发生和发展。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功能是阻断杀伤CD8+ T细胞的免疫反应,CXCR2定位在这些MDSCs细胞的外表面。在CXCR2敲除小鼠中,MDSC细胞不再从循环系统迁移到结肠,阻断杀伤CD8+ T细胞免疫反应,为肿瘤微环境提供血供。而当他们将正常MDSC细胞(具有正常的CXCR2)移植到敲除小鼠体内时,肿瘤形成恢复。

“这些结果提供了第一个遗传证据证实,CXCR2是聚集MDSCs到炎症结肠粘膜和结肠炎相关肿瘤处的必需条件,”DuBois说。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将免疫系统、炎症和肿瘤形成及转移这几个点连接到一起。

DuBois研究小组最早证实结直肠肿瘤中包含有高水平的COX-2酶,这是诸如PGE2等促炎症介质生成的一个关键步骤。PGE2触发了一种CXCR2分子生成,就像棒球进入到手套袋中一样嵌入CXCR2激活了它。CXCR2则像号兵一样,将MDSCs从血流中召集到炎症位点,使得结肠癌肿瘤躲避杀伤CD8+ T细胞免疫反应。

“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将MDSCs聚集至局部炎症组织和肿瘤微环境的机制,以及局部MDSCs是如何促成结直肠癌进程的,现在还为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采用CXCR2拮抗剂和中和抗体破坏慢性炎症和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提供了理论基础,”DuBois说。 (编译 余新)


第991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