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基因检测能够帮助选择内分泌治疗的时限:5年还是10年?
英国学者Dowsett在对1125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阳性,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基因检测中发现,她们中的某些人更容易发生肿瘤的远期复发。相比5年的内分泌治疗,10年的内分泌治疗能使这类患者从中受益。HER-2阴性,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5-10年间及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其肿瘤复发的风险比之前高出一倍。该研究结果认为,那些能从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受益的患者,同样也能从更长时间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受益。
21基因检测
这一最新发现来自于是一项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ATAC研究。该研究将绝经后,E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三个治疗组:阿那曲唑组,他莫西芬组及联合使用组。研究者用21基因检测复发指数来分析基因构成,预测10年的肿瘤复发风险。21基因检测结果是由16个癌症相关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的数据分析得出的一个单一指数(复发风险值指数,RS)。在这21个基因中,有些基因是相关的一组而非单一的一个,如雌激素(E)模块就包括和雌激素通路相关的四个基因,包括雌激素受体本身。
研究者发现,RS用于预测患者诊断后第二个5年的复发风险时,其准确性要差于预测第一个5年的。为找出原因,研究者试图在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寻找出单一基因与基因模块,早期复发(5年内)与远期复发(5-10年间)之间的关系。
基因表达和肿瘤复发率
研究者们分析了ATAC研究中1125例患者的基因表达和复发率,中位随访时间10年。大约90%的患者为HER-2阴性,其中215例患者在10年随访中发生肿瘤复发。对于HER-2阳性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在第一个5年内最高,在随访的5年中逐渐降低。而对于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5-10年间的肿瘤复发率要高于第一个5年。
研究者发现对于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当用E模块指数(衡量肿瘤对雌激素的敏感性的指标)来分组定义时,各组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对雌激素敏感、高E模块指数的患者,复发率在第一个5年为5.7%,而到第二个五年时则大幅上升到13.6%,几乎翻了一番。相反,对雌激素敏感、低E模块指数患者,其肿瘤复发率在第一个5年和后续的5年中相似,分别为10.3% vs 12.3%。
研究者认为,尽管ER阳性乳腺癌患者在第一个5年和后续5年的总体复发率是相似的,但不同基因表达的各组之间差异巨大。重要的是,通常我们认为HER-2阴性的乳腺癌对雌激素敏感,复发风险较低。然而,有些患者在5年内分泌治疗结束后,其肿瘤的复发风险逐渐上升。既往认为5年的内分泌治疗能将降低复发风险的效果“延续”到下一个5年。而实际上,这种延续效果在ER阳性的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甄别出这些不同的组别类型。Dowsett博士同时指出,该研究为今后用基因检测来预测复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根据不同组别的复发率和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确定治疗策略。Dowsett博士和他得团队已经开始开展此方面的工作。
下一步计划
Dowsett博士称他的团队已经就ATAC试验中的900个病例进行检测,希望发现比21基因检测更为准备的基因检测来甄别出那些雌激素敏感的肿瘤。通过该研究能够找出新的预测复发的指数,能够对第一个5年和后续5年都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这项研究将改变现有的治疗模式:HER-2阴性,高雌激素通路的乳腺癌患者可以考虑将辅助内分泌治疗延长至10年。当然,该结论需要在其他试验中进一步确认。Cuzick博士补充到,长久以来,我们认为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比起ER阴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远期肿瘤复发。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是雌激素ER阳性患者,雌激素受体表达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进一步的研究将探讨通过基因检测是否能比免疫组化更好的甄别出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程度。
(编译 陈嘉莹 审校 吴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 炅教授述评:
目前对于ER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10年内分泌治疗存在争议。通常我们认为,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对雌激素敏感,复发风险较低。然而,有些患者在5年内分泌治疗结束后,其肿瘤的复发风险逐渐上升。现有的手段还难以在这些患者中甄别出真正能从超过5年的内分泌治疗中受益的患者,该研究给了我们一个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