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性靶向治疗在多种癌症中的抗癌活性研究
201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报告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显示,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FGFRs)基因改变引起的多种癌症患者中,实验性口服药物BGJ398可以通过抑制FGFRs的活性显示其抗癌活性。
哈佛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副教授Lecia V. Sequist说,“FGFRs基因的改变可以促进肺鳞状细胞癌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等多种肿瘤的生长。这是首个在人体进行的I期临床试验,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研究患者如何对BGJ398产生耐受。试验中,我们优先选择了FGFRs基因改变的患者,因为我们预计这部分患者用药后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该药对包括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膀胱癌在内的多种肿瘤都具有抗癌活性。”另外,Sequist强调:“通过显示该类患者在接受FGFRs抑制剂治疗后的反应,我们明确证实了靶向药物在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
该研究共纳入了107例FGFRs基因改变的癌症患者,其中多数患者是肺鳞状细胞癌或乳腺癌,此外也纳入其他多种癌症,包括胆管细胞癌、膀胱癌等。在剂量递增阶段的试验中,43例患者接受治疗,每天被给予100 mg或更大剂量的药物。在扩充阶段的试验中,其余患者被分为三组:第一组的18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被给予BGJ398每日治疗;第二组的21例其他癌症患者进行BGJ398每日治疗,持续4周,随后停药1周;第三组的25例其他癌症患者也被给予BGJ398每日治疗,持续3周,随后停药1周。
研究人员通过瘤体体积缩小来评估抗癌效果。结果显示,不同组患者中均可观察到瘤体体积缩小,包括4例膀胱癌患者。在这些患者中,2例患者部分有效(瘤体缩小30%以上),其中1例部分有效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情况之前已报道。肺鳞状细胞癌、头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乳腺癌和胆管癌患者经过治疗后也有明显效果。
Sequist指出,该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血浆磷水平的提高,为减少副作用,今后的试验中,患者将同时给予降磷药处理。我们将继续进行一系列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研究在内的II期临床试验,探索FGFRs基因改变与BGJ398疗效的关系。鉴于该药在膀胱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我们将纳入更多FGFRs基因改变的患者,给予他们BGJ398靶向治疗。
(编译 戴茹 审校 卢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