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S试验: 密集随访使更多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8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John N. Primrose等在JAMA杂志发表FACS研究结果,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密集随访,有助于在复发后有更多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

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英国39家医院共入组120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可接受辅助化疗)。入组条件为:无残余病灶、显微镜下切缘无肿瘤细胞、Dukes分期A-C(TNM分期1-3),结肠镜、CT、MRI检查提示不带瘤且无远处转移病灶,术后或辅助治疗后血清CEA≤10ug/L。随机分为密集CEA随访组(n=300)、密集CT随访组(n=299)、密集CEA联合CT随访组(n=302),以及对照组(n=301)。CEA检测间隔为:前2年每3个月一次,之后3年每6个月一次。胸腹盆CT扫描的间隔为前2年每6个月一次,之后3年为每年一次。对照组不设具体随访计划,按医生要求,可在入组后12-18月进行一次胸腹盆CT扫描,否则仅在出现症状时方开始随访。该研究主要终点指标为:复发后确定可再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病例数。

入组者平均年龄69岁,其中61%为男性,29%有明显伴随疾病,41%接受过辅助化疗,12%接受过术前放疗。各组基线特征平衡,Dukes分期中,A期病人占19%-24%,B期病人占45%-51%,C期病人占28%-31.5%。

平均随访时间4.4年,全组复发率为16.6%,其中5.9%者接受了以根治性手术。依据Dukes分期有细微差异,其中Dukes A期占5.1%,B期占6.1%,C期占6.2%。密集随访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对照组手术率为2.3%,密集CEA随访组为6.7%,密集CT随访组为8.0%,密集CEA联合CT随访组为6.6%(P=0.02)。

与对照相比,CEA组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绝对差异百分率为4.4%(调整优势比OR=3.00,P=0.02),CT组为5.7%(调整优势比OR=3.63,P=0.004), CEA联合CT组为4.3%(调整优势比OR=3.10,P=0.01)。CEA联合CT组的优势比与CEA组和CT组相似,提示联合CEA和CT检测较单独随访CEA或CT未能显示累加效应。

虽然各组在诊断肿瘤复发上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密集干预随访趋于能更早发现肿瘤复发。对照组中,无一例在2年后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然而密集随访组中,仍有病人在2年后接受根治性切除术(P=0.03)。

各组总死亡率未见显著差异(CEA组为18.7%,CT组为20.1%,CEA/CT组为15.9%,对照组为15.9%,P=0.45),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率之间也未见明显差异(CEA组为10.7%,CT组为11.7%,CEA/CT组为8.9%,对照组为9.3%,P=0.66)。

结论: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人在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后,密集的影像学检查或CEA筛查较之低频度随访,能增加以根治为目的的复发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率,而联合CEA和CT检查并不优于单一CEA或CT检查。如对于任一检查有生存优势的话,尽可能选择更少的检查。

(编译 施敏 审校 张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俊教授述评:

随访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并及时干预;该研究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应接受密集随访提供了新证据。在随访频次方面,密集随访有助于更早发现肿瘤复发,增加复发者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在随访手段方面,联合使用影像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并未显示优于仅用一种手段。在随访人群方面,针对不同病期、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甚或不同分子背景的患者,也应有所区别。鉴于此,除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之外,在随访计划方面,也有开展个体化研究的价值。


111